专业文献

  体会与正念
 
发布日期:2015/10/21 0:40:43 浏览次数:3439次
 

 

『体会与正念』
(原载日本聚焦协会会刊第17卷第3号 2014年10月20日发行)
 
笔者:土江 正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文译者: 李 明
 
去年在集隐的大会上以“体会的再思”为主题设摊,来了十五位,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接着在大正大学举办的日本人本心理学会“佛教与心理学相互学习”的研讨会上,论述了聚焦与佛教的接点,然后与研讨者与参会者进行了讨论。一年过去了,想归纳一下自己最近的思考。
 
已成型体会
关于体会,首先我提议把“疼痛”或者“双重人格”、“创伤”、“内在小孩”等常常被误认为体会的临床表现取名为“已成型体会”(formed feltsense)来与简德林定义的原来的体会相区别。
体会是通过直接感应鲜活地形成的。与此相对,已成型体会是较长时间郁闷在体内的,不需要再直接感应了。但已成型体会和体会一样具有复杂性,暗含着什么新的意义。已成型体会或与荣格的“情结”是同一个东西吧。
已成型体会是在过去某个情境中没有做出合适的应对,之后在同样的情境中反复着不合适的认知和行动的模式,结果慢性地形成了体会,变成“凝冻”样的东西。身体里有复数讨嫌的“人格”,就好像身体里住着一个或几个不听话的孩子。简德林当初提出“构造拘束”的概念,亦似有体会被封存的意味。
去年确认了一下参加研讨会的各位,结果是聚焦经验年数越短的越倾向于把已成型体会当做体会来理解。这也难怪。因为刚开始接受聚焦面询,一问到身体的感觉,首先就会感觉到已成型体会。
2011年,在爱知教育大学举办的日本人本心理学会的工作坊上,坎贝尔·帕顿向参加者以体验的方式演示了当被问到“身体感觉”时和被问到“在某个情境中的身体感觉'时两者有什么不同。当然在后者的问法中更容易呈现本来的体会。理解这个不同的重要性好像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怎么被强调。
 
所谓“无我”
佛教把人理解为一整个的已成型体会,叫作“我”。为了容易理解一点,我们假设人是由许多小的已成型体会集合成一个大的已成型体会。如果这样,进行彻底的聚焦能够到达“无我”的境界吗?像坐禅、内观冥想等可不可以说也相当于彻底的聚焦呢?
所谓“无我”是“没有存在的核心”。也就是佛教的根本理念“一切事物都是由关系生起的现象”。简德林也又独自到达了这里。古时候在印度人们相信人的核心是“真我”(Ātman),这是轮回转世的根据。但是世尊出现,说“没有那样的东西”,把它一脚踢开了。这在当时是哲学的大革命。
许多人执着于“身份”或“灵魂”,想把它作为核心、依靠来生活,但是这个依靠有时候会丧失。这个依靠其实就是已成型体会。如果以聚焦彻底体验到已成型体会,也就能现实地体味到“无我”。
无我的人遇到某个情况,会顺应当时生起的体会适应性地思考和行动,而在另一个情况中则顺应另一个体会。连带着清理已成型体会,从体会中汲取暗在的含义,随顺而行,会毫无阻滞。无我的人是“如实原样”的,用聚焦的语言说就是“体验过程本身”。
 
正念与聚焦的关联
说到坐禅或内观需要交代一大堆前提,几句话说不起来。这里只谈谈正念与聚焦的关联。
首先,在满是已成型体会的状态下是难以长时间静坐的。即便只坐五分钟也会感觉痛苦。结合瑜伽等把身体的已成型体会(凝冻)化解一些后,可以坐长一点。如果能无视内心的已成型体会,就既能沉浸在好的感受中,同时也能对呼吸或某种程度的念头保持觉察了。
虽然我们假设人是许多已成型体会的集合,实际上其中是有空隙(空间)的。比方说空间是蓝天,已成型体会是乌云。正念就是一直停留在这个空间里,不评判地观察内部现象,仅仅是觉察这些现象而已。所谓不评判就是尽可能不思考,正念也不进行聚焦那样的象征化或语言化。
而且安乐地坐在那里进行的正念练习所观察的对象并不是体会,因为并不是在“对某个情境的身体感觉”进行观察。在空间还很狭小的阶段也很难观察已成型体会。
要我说,正念是观察空间部分的体验过程本身、活在体验过程本身的实践。空间大,体验就在身体广大的范围内生起,空间窄,就在狭窄的范围内生起。在狭窄的空间练习空间会渐渐扩大吗?如果没有聚焦(也包括整理空间)我认为不会。面对工作或来访者能正念在场的话,就能持续地观察体会、持续地语言化。我们由此就一定能活在“如实原样的体验”之中,空间也能扩展开来。
关于已成型体会,我们不得不借助他人正念的观察之眼(临在)。因为身在乌云之中,不识乌云的真面目。不过,用文章表达、绘画、记梦日记也不失为自己观察已成型体会的好手段。
像这样,持续地确保广大的空间,在空间中精耕细作,如实原样地活在体验过程之中,这不是我们谁都漠然向往的方向吗?
以上是我此刻的思考。等待着你的意见。     tsuchie.shoji@gmail.com
 

(完)

 

沪IPC备11046588号-2 中国聚焦网站